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最新信息 正文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

作者:时间:2008-12-08点击数: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早在 1991 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凡进行技术等级考核的工种,逐步实行“双证书”制度。 1994 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再一次明确提出“在全社会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1994 年和 1996 年相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将其确定为一项法律制度。

开展职业资格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根本性决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标志着人类已进入以知识为主体的新经济迅猛扩张的发展时期。我国经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技术密集型的经济比重逐步增加,综合性与复杂化的技术岗位不断产生,更凸显出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在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时刻,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学历证书制度的并重,完全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完全符合国际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

开展职业技术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技术工人素质偏低且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质量不高,是导致经济效率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战略性举措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目前存在的人才结构比例失衡、高层次技能人才缺乏的现状,促进劳动力市场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劳动准入制度的顺利实施有着根本性作用。同时,对解决影响经济效率的内在性问题,以及推动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开展职业技术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决定性措施。作为高等教育范畴的高职教育,是现代有效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将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一线技术、技能、工艺、管理等实际问题的高等技术与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目标,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职业倾向性,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实施的必然性。这一制度与学历证书制度并重,将加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评价方法、办学形式等各方面的改革进程。

开展职业技术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解决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的一项导向性抉择。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众多,但其重要原因是培养教育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岗位素养、身心素质以及思想意识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大量的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与大批的用人单位不能得到满意的人才同时存在。众多的事实充分说明: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就业导向机制,取得了证书实施与就业安置正比例互动的良好成效。

开展职业技术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形成社会终身继续教育体系的一条必要性通道。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可保证职业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认同程度,同时又能有效地衔接各级各类教育,淡化各类教育形态之间的界限,从而满足社会成员多种形式、多种类别的教育需求,推动高职院校逐步成为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基地,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终身继续教育体系。

开展职业技术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对国际竞争、与国际认证制度接轨的一项长久性策略。中国入世后,国际教育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决定社会创新能力的高等教育与决定生产工艺、技术水准的职业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国际各种教育、培训、认证机构已纷纷登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机制,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长久性策略。

上一篇:甘肃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个人申报表
下一篇:职业技能鉴定常识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陇ICP备18000338号-2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600号